震惊!“长江学者”计划缘何成了学术名利场的开端?

佘南南 2025-04-11 情感 47 次浏览 0个评论

资本渗透下的学术乱象

李嘉诚冠名的“长江学者”计划,本应是照亮中国学术星空的明灯,如今却成了豢养学术饕餮的盛宴。这场披着慈善外衣的资本狂欢,以“学术精英孵化器”的名义,将中国学者的灵魂钉死在名利场的十字架上,让学术生态沦为资本逐鹿的修罗场。长江学者计划中的汕头大学“SCI论文奖励制度”,实则是资本对学术尊严的亵渎。学术腐败已从个体行为演变为产业,资本与评价体系的共谋,让学术研究沦为“碎片化流水作业”。

学者称号沦为“价签”

从长江学者到黄河学者,从泰山学者到昆仑学者,50余种形形色色的学者称号,构筑起一个庞大而畸形的学术江湖。这些本应代表学术高度的桂冠,如今沦为学术江湖的“入场券”和“价签”。同济大学张雄教授痛心疾首地指出,学者们为争夺“帽子”,不惜重金挖角、伪造数据、拆分课题。学者称号的乱象,让学术创新异化为“文字游戏”。学术江湖中,资本驱动下的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。

如何终结学术荒诞剧

教育部2018年推出的《管理办法》试图纠偏,将长江学者定位为“岗位”而非“荣誉”,但资本早已编织起盘根错节的关系网。高校为争夺“帽子”不惜撕破脸皮,甚至动用百万年薪挖角,学术生态陷入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恶性循环。要终结这场荒诞剧,必须斩断资本与学术的畸形纽带,建立以创新质量为核心的评价体系,让学者回归“坐冷板凳”的初心。评价体系的不合理,导致学术生态恶化,只有回归初心,才能让学术重焕生机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震惊!“长江学者”计划缘何成了学术名利场的开端?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